邵阳晚报讯(医院皮肤科莫勇*肖红梅)
火针中医传统治疗方法,古称“燔针”,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人穴内或病变部位,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。其具有简便、廉价、副作用小等优点,深受广大患者欢迎,有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。医院皮肤科应用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火针,在常见皮肤病及一些顽固性皮肤病,取得了较好的疗效。
1.带状疱疹
中医称为“蛇串疮”,多因肝郁化火或湿热内蕴,兼感邪*,致使湿热火*蕴积肌肤,湿*阻滞经脉而致剧烈疼痛。火针点刺善于开门放邪,直接驱除蕴结的湿热火*而止痛,同时本法助火而行气血,因此也可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。
病例:刘×,女,51岁,右侧腰、胁、腹部出现丘疱疹,伴剧烈疼痛4天。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、胁、腹部疼痛,其后在疼痛部位出现丘疱疹,周围皮肤红晕,后成簇集水疱,疼痛剧烈,食少,睡眠较差,舌红,苔*腻,脉弦滑略细。诊断:带状疱疹。治疗选中粗火针点刺疱疹群,重刺头尾,并于其上闪火拔罐,留罐10min,起罐后处理局部血疱并外涂三*溶液,3天后复诊,疱疹已结痂,疼痛减轻,前后治疗3次诸症消失而愈。
2.扁平疣
中医称“千日瘊”,多对称出现发于颜面、手背部,偶见于肩、臂部。皮损为针尖、粟粒大小扁平丘疹,呈圆形、椭圆形或多角形,表面光滑,皮色淡褐或正常,偶有微痒,散布或簇集,可融合。多为肝郁脾虚,复感风热湿*,湿热凝聚于肌肤所致。火针可直达病所,驱除*邪,促进局部正常组织修复。
病例:李×,女,20岁,右侧面颊部、胸背部出现扁平疣数处半年余,约粟粒大小,略高出皮肤,边缘明显,呈椭圆形,皮色淡褐,触之平滑略硬。选择平头火针,常规消*,逐个点刺,浅刺疣体,并配合a-2b干扰素凝胶外用,嘱患者3天内避免沾水,3天后复诊,大部分丘疹较前明显变平,1周后随访,痂脱痊愈。
3.痤疮
中医称“肺风粉刺”,多发于青春期男女,多发于颜面部,尤其是前额、双颊部,皮损为白头粉刺、黑头粉刺、炎性丘疹、脓疱、结节、脓肿及囊肿,多为肺经感受风邪,或内热炽盛,或过食辛辣、油腻之品,生湿生热上蒸于面。火针清热解*,生肌敛疮排脓。“火郁发之”,“以热引热”,火针借火力强开外门,引体内火热*邪直接外泄,又由于火针能够温通经脉,助血气运行,使壅结火*随之消散。
病例:艾×,男,23岁,双侧面颊部、前额部丘疹、脓疱半年余,前额散在针尖大小的粉刺,双侧面颊部丘疹、结节、脓疱、囊肿。部分结节融化成片。选择平头火针,火针烧至发白刺入,脓疱、囊肿用火针刺破后用棉签轻压,使脓液引流完全后再次消*,3~5天后再用中药敷面每周1次,4次为1个疗程,4次后随访基本痊愈。
火针疗法简单、方便、风险小、临床实用性强,现广泛应用于痤疮、带状疱疹、白癜风、*褐斑、斑秃、痈、神经性皮炎、疣等多种皮肤病。随着对其机理的深入研究,相信火针在皮肤科临床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。
今日监制
杨慧
今日编辑
胡梅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